2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公报》(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刊登了《海绵城市让人类更健康》一文。文章指出,解决气候变化、洪水、卫生和健康等相关问题需要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以提升城市环境的应变能力,减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全球各国的城市设计师正在用海绵城市等绿色基础设施途径,努力营建一个更加健康、安全、可持续的世界。
2022年8月,巴基斯坦经历了近十年来最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了超过1300人死亡,数千人受伤,数十万人因洪灾流离失所,在洪水中超过100万座房屋建筑被冲毁。
那些生活在城市洪泛区没有正规居所、没有充足的水、无法享用卫生系统及服务的人们是洪水最大的受害者,他们的健康面临着很大风险。目前全世界约有17亿人口缺乏安全的卫生系统,约占城市居民总人口的38%。
面对日益频繁的极端洪灾,世界各国政府都在积极谋求可以提升基础设施降雨蓄水能力的解决方案。
世界上大多数城市在建设中都面临着材料和结构的限制。不透水材料(如混凝土和沥青)以及非弹性构筑物(如水坝及管道设施)都难以适应极端降雨事件,只能有限地疏导或汇集雨水;由于缺乏弹性,这类设施也极易崩溃。我们的城市建设中充斥着这类材料,因此屡屡在洪水事件中遭受重创。2012年7月的北京暴雨正是如此——这场洪水夺去了79人的生命。
在解决此类相关问题的尝试中,包括俞孔坚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城市设计师和建筑师正在将绿色基础设施元素引入城市肌理中。作为更广泛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即依靠利用自然特征和机制来解决社会环境挑战的举措)的一部分,绿色基础设施包含人工湿地、公园、屋顶花园、雨水花园、绿色人行道、透水铺装、生态草沟等。这种对与水有关的生态系统的突出关注,鼓励了各国政策制定者和城市规划者将此类解决方案纳入其城市发展项目之中。
与此同时,成本问题通常被认为是寻求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一大障碍。然而,事实上,绿色基础设施虽然和灰色基础设施一样,初始成本较高,但具有更低廉的维护成本,并可带来许多额外的益处,包括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减少雨水径流等。从长期来看,绿色基础设施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这一绩效已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2010年对纽约市基础设施升级的一项成本-效益和公平性分析所证实。
俞孔坚对雨洪管理的理解与他儿时在中国农村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小时候我成长在浙江的一个小村庄,我们那里有七个池塘用来调节季节洪水。” 俞孔坚在设计中积极采用透水表面,海绵城市的想法也由此诞生。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包含洪泛区中的湿地、池塘、稻田和公园等吸收性要素。混凝土河道被恢复为覆盖着植被的天然堤岸,道路两旁布设着丰富的生态草沟。这些要素有利于雨水扩散或渗入地下,减缓暴雨对于城市的破坏性冲击。
在2012年洪灾之后,中国政府肯定了俞孔坚的雨洪管理理念与实践,并于2014年在海南省启动了两个海绵城市试点项目。
UNEP的专家指出,“当下全世界城市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确保我们建设的城市是安全、韧性且可持续的。通过推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设计师可以加强城市的气候韧性,同时减轻城市居民与气候有关的健康风险。”
基于这一理念,俞孔坚已在中国展开了大量的实践探索。“自2014年以来,政府加大了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目前,在中国已有56个海绵城市项目在实施。我们计划到2030年时,使全国80%的城市地区都拥有绿色海绵元素。”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