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滨水空间演进的特征:水系与聚落
人类灿烂的文明遗产几乎都离不开河流的哺育。伴随着气候的变化和人居环境的发展,河流作为一种自然力量与人文社会间也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联。
聚落生长,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素,随时间随空间,或绵延生长或兴衰聚变,但依水而生、伴水而长,几乎是每一个城镇聚落生长所追求的基本地理环境。都市与河流的关系,体现了每一座城市自上而下的规划理想,即在平原上寻找宽阔通达的河流;乡村与水系的关系,体现了每一方水土的演进历程,即在自然中孕育聚居的家园。
在历史的演进中,滨水地区作为特别的地域,既是人们生活休憩的地方,也是生产劳作的地方,形成了具有浓郁本土特色的文化景观。在当下的时代,滨水空间作为独特的场所,不仅是自然系统的生态涵养空间,也是居民进行休闲与消费的空间。
2
滨水地区的文化景观:休闲、旅游与消费
关注滨水空间的演变进程,场所精神的发现包括三个部分:第一,滨水景观场所意义的转换,即人们对滨水场所的需求从生产、生活转为休闲、消费;第二,滨水景观场所内涵的挖掘,即挖掘场所中更深层次的历史与文化、观光与体验;第三,滨水景观场所价值的实现,即滨水景观会带来文化的传播和经济的繁荣。
关注滨水景观的社会影响,场所价值的失真主要表现在:第一,景观风貌的失真。江南许多城镇都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若只追求一张“打卡”的照片,就会忽略掉蕴含在景观中各具特色的在地生活。第二,社会关系的失真。在作为旅游商品的江南水乡,当地居民与游客存在着文化与身份的区隔,社会关系割裂成为服务与被服务的两方。第三,文化体验的失真。对待古镇不能做简单的渐进式开发,过去古镇开发是一个从旅游体系、营销体系到商业体系的过程,夹杂在这个过程中的文化体验真实性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关注滨水场所的建构方式,场所特征的构建包括根植性和建构性两部分。根植性是指从现象学、存在主义视角出发,其中place的意义来源于根植于自身的特性,来源于主体对地点长时间的感知与体验,其特点是历史的、稳定的、内向的。建构性是从资本全球化等理论视角出发,其中place的意义是由地点所处的整个系统中的位置所决定,通过经济、社会、政治的相互联系产生的,并在多个尺度上建构的,其特点是创造的、变化的、外向的。
3
滨水环境的再生转型:从场所营造到场景创生
在实践中,存在着两种场所营造的范式:一种受到人文主义的影响,注重自下而上保护与创造属于场所内部居民的文化景观;另一种受到结构主义的影响,注重自上而下加强图像化的景观,以吸引场所外部游客的来访。而场景创生希望整合场所营造的范式,营造具有社会认同感的日常生活景观,既关注由蕴含着生产生活的人地关系所构建的场所精神,也关注具有文化内涵的景观美学体验。
比较两个不同类型的滨水城镇景观演进的案例:江南古镇周庄的场所特征来源于长久以来场所内以及场所内外交互的社会生产生活,在如今的场景创生过程中,应注重两方面的平衡:一是商业旅游发展的同时,注重本体文化保护、居民参与的场所营造;二是在谨慎营销宣传与新型传播媒介的同时,创新地将新的美学追求融入到原有的文化景观中。现代都市的上海徐汇滨江的场所营造更强调滨水开放空间的多层级处理提升空间亲水性和活动包容性,创造了具有认同感、符合现代都市生活的滨水休闲景观,体现了“滨水空间的转型使生活更美好”的城市愿景!
4
结 语
水带来了具有文明积淀的场所精神和历史景观,可持续的生态保育和生产、生活环境的转型与创造,是我们面向水系、河流这一大自然要素的基本态度。而旅游观光和商业消费也会不断带来新场景的创生。具有地方认同感的不再是本地人,而是更多的人,跨越地域、民族与文化。
水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最新型的滨水休闲空间和城市经济转型的活力。场所认同感也许不再仅仅是关于文化意义的讨论,未来通过新的技术与方法的融入,进行具有地域文化认同的场所营造和场景创生,也会在低碳水乡、智慧规划中形成更广泛的认同。